廣西戴氏教育 來源:互聯(lián)網 時間:2021-05-10 00:01:12 點擊:1次
中國這個稱呼的由來已久,我們會稱呼自己的國家的人民為同胞,稱呼外國人為老外,那么外國人是如何稱呼我們的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和我們國家接壤的一些東南亞的國家在歷史上對我們的稱呼。并且就現(xiàn)在來看,我們國家與周邊的國家質檢互惠交流,也建立了友好的關系。我們在歷史上也曾經稱呼印度尼西亞為爪哇國,這些稱呼都是怎么來呢?
東南亞的國家在亞洲東南部、中國的南方,這些國家位于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之上,總共有11個國家,即越南、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其中越南、老撾、緬甸三國還是與我國陸地接壤的。
中南半島因在中國的南方而得名,馬來群島的馬來人在中國的唐代就有不少人以昆侖奴或是商人的形式流入中國,越南、泰國等國家還曾是我國古代王朝的附屬國之一,所以他們在歷史上大多是與中國交流密切的。
那么歷史上這些與中國交流密切的東南亞國家,到底是如何稱呼中國的呢?
越南在歷史上對中國的稱呼是為北朝,因為在歷史上大多時候越南都是中國附屬國,向古代中國王朝稱臣,而中國又在越南北方,所以稱為北朝。越南將秦人趙陀建立的南越國看作為自己的政權,而趙陀也是被稱為是“北人”。如今則是稱中國為Trung Qu?c,這是屬于秦的音譯。
老撾、泰國、對中國的稱是“jin”,柬埔寨則是“zhen”,應該也是“秦”的音譯了。這都和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秦朝有關,這說明秦當時的影響力已經不單是在越南了,甚至還波及到了附近的老撾、泰國、柬埔寨。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它們都不是秦的音譯,而是china演變成的不同形式,因為秦即chin,而a又有地域的意思,所以秦即china。
緬甸則是稱為(ta lou),音譯過來是突厥和大元的意思,這可能與蒙古建立的大元帝國有關,忽必烈勢力范圍曾到達過這。除了這個,緬甸人還會稱中國人為“瑞苗胞波”,意思就是“親戚”,以此來表明中緬關系友好。
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大都是直接稱呼“china”,翻譯過來就是中國了。而在新加坡很多人都會說中文,有的就直接像我們一樣稱呼中國了。
印度尼西亞就是我們經常在影視劇里看到的爪哇古國。他們在1950年與我國建交時管中國叫Tiongkok,這個就是中國的音譯。但在后來印尼與中國斷交,印尼禁止稱中國為Tiongkok,而是叫中國為支那,即Cina。支那雖在早期不是貶義,但在二戰(zhàn)后日本人用這稱呼用作侮辱中國人后,這個詞已經是貶義了。 一直到2014年,印尼總統(tǒng)才專門發(fā)布新的政令,將中國的名字恢復稱呼為Tiongkok,又或者叫做Tionghoa,意思為中華。不過老一輩的印尼人還是有不少稱中國為Cina的,這個是已經叫習慣的原因了。
菲律賓稱為Tsina,應該是china轉換過來的。東帝汶稱中國為Xina,也是china演變過來的,而且有可能是由閩南語或者客家話演變過來的。
以上就是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稱呼,其實大多稱呼都脫不了一個詞那就是“china”。
免責聲明:①凡本站注明“本文來源:廣西戴氏教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站協(xié)議 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廣西戴氏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 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