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戴氏教育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1-05-10 17:12:43 點擊:4次
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之間的關系也是有著命運共同體的關系,如果恒星死亡,行星會有哪些結局呢?這個問題其實要看恒星的質量以及恒星的具體的一個死亡的方式,海域恒星于行星之間的距離有關。比如木星距離太陽很遠,如果太陽死亡,木星受到的影響就不會很大。
這個和恒星怎么個死亡法有關,以及行星距離恒星多遠有關
恒星的死亡,在現今天文宇宙學里無非三種——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但這是恒星的穩(wěn)定產物,在成為這些產物之前,恒星還要經歷紅巨星,超新星這樣恐怖的星體。
事實上,行星的命運,也就和這樣的中間產物密切相關。
下面我們來分情況討論。
1.結局為白矮星的恒星行星的命運
其中的白矮星是絕大部分恒星的結局,在成為白矮星之前,恒星會先膨脹為紅巨星,紅巨星的體積可達原來恒星的數十倍到數百倍不等。
我們的太陽就是這樣的一顆恒星,在大約50億年后,太陽在氫元素燃燒的差不多之后,會繼續(xù)燃燒氦元素(氦閃),這個過程太陽的外層會膨脹,成為巨大的紅巨星。
紅巨星體型巨大,會把靠近恒星的行星吞噬熔化。而遠離恒星的行星,比如我們太陽系的火星木星土星,就能幸免于難,逃脫紅巨星的吞噬。
紅巨星階段過后,仍然可以圍繞著白矮星公轉。
2.結局為中子星或者黑洞的行星命運
中子星和黑洞都是超新星爆發(fā)的產物,所以合在一起討論不影響結論。
中子星和黑洞是大質量恒星的穩(wěn)定產物,它們一般質量大于8倍太陽質量。
超新星作為中間產物,堪稱宇宙生命的殺手,地球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即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或許就是超新星爆發(fā)產生的伽馬射線暴導致的。
當超新星爆發(fā),幾秒內釋放的能量比太陽傾盡一生(100億年)產生的能量還多,圍繞恒星公轉的行星一般而言通通會被炸碎毀滅掉,整個類似太陽系的奧爾特云也會分崩離析。
超新星爆發(fā)后,產生的中子星或者黑洞一般再無行星繞其公轉
免責聲明:①凡本站注明“本文來源:廣西戴氏教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站協議 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廣西戴氏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 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