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戴氏教育 來源:互聯(lián)網 時間:2021-04-08 10:49:48 點擊:10次
我是理科的,又是藝術生,畫室舉行數(shù)學補習。
可以把文科的數(shù)學當基礎補習嗎?之后自己補理科的?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輔導,可以補文科的數(shù)學先,由淺入深,
中等生八下數(shù)學輔導資料和做題資料應該選什么?
四年級下數(shù)學輔導,藝術生補習數(shù)學可以用那些輔導書
藝術生補習數(shù)學可以用的輔導書就,就是,就是你所學的課程,數(shù)學課程的一些練習冊啊,輔導教材等等,如果數(shù)學較差的話。
一年級數(shù)學怎么輔導,如何選擇合適的數(shù)學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指完成教學任務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方法有講解法、談話法、演示法、討論法等。今天我主要來講解幾種我們新課程倡導的的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一)發(fā)現(xiàn)法發(fā)現(xiàn)法是指教師不直接把現(xiàn)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根據(jù)教師和教科書提供的課題與材料,積極主動地思考,獨立地發(fā)現(xiàn)相應的問題和法則的一種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法教學舉例(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教學)給出一道題39÷3。學生可先拿39個物品,每3個一份,把它們分成13份。做幾個這樣的題目后,可以讓他們把物品10個組成一組。例如,給出這樣一道題:“哈利買了4條糖果,每條有10塊。他吃了1塊,把剩下的每3塊包成一包,分給同學們,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解法:
(1)每3個分成一堆,然后數(shù)出分得的堆數(shù)。
(2)從3個10中各先拿出1個,剩下的每9個分給3個同學,再把其余的也每3個分成一堆。9+9+9+3+3+3+3=39(塊)↓↓↓↓↓↓↓3+3+3+1+1+1+1=13(人)
(3)與
(2)相似,但他們看出有4個9。9+9+9+9+3=39(塊)↓↓↓↓↓3+3+3+3+1=13(人)
(4)他們看出3個10正好分給10個人,剩下的每3個分成一組。30+3+3+3=39(塊)↓ ↓↓↓10+1+1+1=13(人)
(5)與
(4)相似,但他們看出剩下的9正好分給3個人。30+9=39(塊)↓ ↓10+3=13(人)在學生得出解法之后,全班進行討論。教師對不同的算法不給出評價。再出一道題,許多學生會選用比他
第一次用的更為簡便的方法。教師進一步提出引導性問題,促使學生找出更為有效的計算方法,形成一般的豎式計算。發(fā)現(xiàn)法有它的的局限性:
(1)就教學效率而言,使用發(fā)現(xiàn)法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多。
(2)就教學內容而言,它的適應是有一定范圍的。通常適用于概念和前后有聯(lián)系的概括性知識的教學,如求平均數(shù)、運算定律等。而概念的名稱、符號、表示法等,仍需要由教師來講解。
(3)就教學的對象而言,它更適用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二)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方法中一種影響比較大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1.嘗試教學法的基本內容嘗試教學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不是先由教師講,而是讓學生在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程序分為五個步驟: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嘗試教學法與普通的教學方法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改變教學過程中“先講后練”的方式,以“先練后講”的方式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2.嘗試教學法的教學程序和課堂教學結構嘗試教學法基本的教學程序可分為五個步驟。
(1)出示嘗試題嘗試題一般是與課本上的例題相仿的題目,是課本上問題的變形。如書上例題:1/2+1/3嘗試題:1/4+5/6出示嘗試題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確這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
(2)自學課本在學生嘗試練習,對這個問題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書上對這個題目是怎樣講的。教師提出一些與解題思路有關的問題:如上題,“分母不同怎么辦?”“為什么要通分?”通過自學課本,學生可以知道自己對個問題認識的情況,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3)嘗試練習學生通過自學課本,對所學的內容有了一個基本了解,并且大部分學生對解答嘗試題有了辦法,這時,就再出嘗試題讓學生試一試。一般采取讓好、中、差三類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同時在練習本上做的辦法。
(4)學生討論在嘗試練習時,可能有的同學做得不對,也可能出現(xiàn)不同的做法。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解題方法,進行討論。
(5)教師講解學生會做題,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識。教師這時可按照一定邏輯系統(tǒng)向學生講解所學的內容。這種講解是有針對性的,是在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在學生已經通過某種方式學會了或部分學會了解題方法時進行的講解,更能夠突出重點。以上五個步驟是嘗試教學法在進行新課時所用的,作為一節(jié)完整的課,嘗試教學法的課堂教學結構包括以下六個環(huán)節(jié):
(1)基本訓練(5分鐘);
(2)導入新課(2分鐘);
(3)進行新課(15分鐘);
(4)鞏固練習(6分鐘);
(5)課堂作業(yè)(10分鐘);
(6)課堂小結(2分鐘)。這一教學結構的優(yōu)點在于:突出了教學重點;增加了練習時間;改變了滿堂灌的做法。3.其優(yōu)越性表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學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想自己試一試,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2)它可以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最佳時間,使學生盡快地進入新內容的學習,并以較多的時間進行嘗試性和鞏固性的練習。
(3)這種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教師一般都可以掌握,并且更有利于差等生的學習。4. 嘗試教學法應用舉例 “商中間有零的除法”的教學實例。
(1)導入新課:把復習舊知題中的645÷3改成615÷3,來繼續(xù)學習。
(2)進行新課:①學生嘗試練習,試試看,這道題和以前的題有些不同,能做出這道題嗎?②自學課本③學生討論,針對學生的出現(xiàn)的算
免責聲明:①凡本站注明“本文來源:廣西戴氏教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站協(xié)議 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廣西戴氏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 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