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戴氏教育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時間:2021-05-24 17:16:58 點擊:2次
待遇生的楚楚可憐,但是她的身世卻是悲慘的,在自己的父母雙亡之后,寄居在賈府,忍受著寄人籬下的苦悶,縱使有眾多的姐妹=時常與她嬉戲耍鬧,但是藏在她內心深處的孤苦無依的情感還是時刻縈繞在她的心頭。下面的這首《唐多令》中我們就能看到待遇心中的苦悶。
林黛玉的柳絮詞《唐多令》: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逑。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這首詞借助景物來詠嘆自己的情感,詠的對象是柳絮。暮春時節(jié),百花凋殘,柳絮翻飛,四處飄泊,沒人收留……
王國維說,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即是說個人看到的萬事萬物都會帶著個人的主觀感情色彩。
柳絮,是黛玉眼中的柳絮,寄寓著黛玉的情感,以詠柳絮來詠她自己。以柳絮的飄泊喻自己身世飄零,以柳絮的居無定所喻自己寄人籬下,以柳絮的知愁寫出自己的多愁善感,以柳絮的無人收無人留寫出周圍人的冷漠無情,無人為自己的婚姻大事作主……
黛玉在詞中托物言志,借柳絮來寫自己的身世,借柳絮來抒發(fā)個人的感情,嘆息紅顏薄命,嘆息韶華易逝,嘆息情意綿綿終成空,嘆息紅消香斷有誰憐……
總而言之,《唐多令》反映出黛玉的遭遇與心境:父母雙亡,寄居賈府,孤苦無依,青春流逝,年齡漸長,無人憐惜,有一種無力掌控自己命運的悲哀,這也是作者對其悲劇命運的預感。
整首詞以物喻人,移情于物,凄涼哀怨,感人至深,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免責聲明:①凡本站注明“本文來源:廣西戴氏教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本站協(xié)議 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廣西戴氏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 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