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戴氏教育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時間:2021-06-17 19:51:23 點擊:1次
高考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是要認真?zhèn)淇紡土?,平常備考復習的過程中大家要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這樣才能提高答題效率,下面秦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guī)砀呖嘉木C各科答題技巧,手把手教你怎樣怎么考試這篇內(nèi)容,希望高考生能夠認真閱讀。
文綜時間規(guī)劃
高考文綜答題時間如何分配才比較合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150分鐘的時間,做300分的題目。
300分題目包括35道選擇題和5道大題,這5道大題,如果分成具體問題的話,秦學個性化一對一輔導,應該是不會少于15問,每一道大題包括三個問題。多的時候,如果每個問題四問的話,可以到20問。這個做起來,時間是一點都不充裕。
下面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35道選擇題,如果正常情況之下,應該是半分鐘一道題。這應該已經(jīng)是放的很寬了,半分鐘一道題,35道題應該是17分半分鐘,差不多20分鐘。
而且如果說這道題目,你都盯著它看了一分鐘了,你還不知道這個題的答案是什么,南寧精品小班課,說明你不會做,就不要浪費時間了。趕快就做判斷。
你跳過去,放下也行,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等完了以后,你也沒有時間再去思考這個問題了,也沒有必要再思考了,因為你根本不會做這道題。你憑你的第一印象,A看著順眼,就把A寫上去,別空著,你選上A,還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空下來肯定沒戲。
下面還剩下130分鐘,如果平均分配到5道題目當中,應該是每道題目有25、26分鐘的樣子。這就比較主動了。再具體到每一問,比如3個問題,每一個問題7、8分鐘,這個基本上夠用了。所以第一個要做到,把選擇題的時間壓縮。
答題技巧
01
政治
1、保證選擇題的正確率是政治得分的基礎。正確選擇要“三看一排除”。
一看設問,明確出題人故意設置的相關限定。
歸納近些年的高考及模擬試題,我們發(fā)現(xiàn)設問的限定主要類型有:
(1)限定主體,如政府、企業(yè)、人大代表、政協(xié)等;
(2)限定知識范圍:如“從經(jīng)濟學角度”,“所體現(xiàn)的哲學道理是”等;
(3)限定因果聯(lián)系:如“從根本上說,是由于”,“引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回落的原因有”等;
(4)限定正誤:如“關于金屬紀念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等。
在進行下一步選擇的時候一定在出題人限定的范圍內(nèi)進行選擇。
二看材料,通過對出題人設置的關鍵詞,標點符號的把握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
試題的材料是出題人經(jīng)過精心組織,才會呈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的。在試題材料中,出題人總是通過關鍵詞句、標點符號等信息對考生予以必要的提示,考生應通過反復閱讀把握題意。
三看題肢,找出表述錯的題肢以及表述正確但與材料或設問無關項。
此處尤其注意后者,出題人往往通過這一類題肢提升試題難度,考察同學們的審題能力。
四用排除,有效提高答題效率。
近幾年,政治選擇題中的組合選比重大幅增加,而且難度逐漸加大,解答這一類選擇題,用好排除法,不僅能提高正確率,還可以有效縮短答題時間,保證得分。
2、通過規(guī)范的答題步驟提升主觀題分值。
一看設問:
明確設問的方向: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明確設問中的行為主體:國家、企業(yè)、個人、人大、政協(xié)……;設問的知識限定:用聯(lián)系的觀點,用消費相關知識。
二看材料或圖表:
通過材料中的關鍵詞句、標點符號等對材料進行分層,把握材料中心意思。
三寫答案:
組織答案的過程注意“三化”:
(1)答案組織層次化,有效分層,標清答題序號;
(2)答案表述術語化,南寧補習班,使用學科術語,準確命中答案;
(3)答案編寫完整化,答案的組織基本的結(jié)構(gòu)應該是“理論+聯(lián)系材料”,哲學題應該是“原理+方法論+聯(lián)系材料”。
02
歷史
運用各種歷史資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考察學生的知識理解、應用能力是多年來高考歷史學科的特色。
在新課改使用多版本教材(南寧市有人教版和岳麓版兩套教材)的情況下,材料題的份量應該是只增不減。因此,掌握材料題的解答方法對答好歷史題至關重要。
材料型試題的答題步驟:
1、步驟一,審問題。
免責聲明:①凡本站注明“本文來源:廣西戴氏教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本站協(xié)議 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廣西戴氏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zhuǎn)載稿,本站轉(zhuǎn)載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 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nèi)速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